花了一下午加晚饭后的半个小时,读完了杨绛先生的《我们仨》。书购自京东,算是给自己今年的生日礼物之一。书装帧质感不错,附录书信扫描件,历史感饱满,可一睹风采。年龄增长,我确是心浮气躁了不少,基本上耳边一直循环放着Nina Simone 的 Stars,蒙头看了大半古驿道记事,有疑虑却又不耐心往下读,而是重又去了解他们一家子的简介,逞一时之快,弄得心里后悔,感觉违了作者的心。我这篇就天马行空,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了。
全书从杨绛先生的角度,回忆了与丈夫——钱锺书先生、女儿——钱瑗女士的三人时光。时间跨越一甲子,从青年到暮年,从求学探险到踽踽前行。
以下片段涉及书中具体内容。
要说回忆录,可任由记忆带领,想到哪里写到哪里,之后按时间整理成章,删删减减即可,但这样也就仅仅是回忆录,并无其他意象和情感了。有故事也好,无故事也罢,单纯只是作者个人的想法和记录,读者也只能通过文字记录来了解一些作者想要读者了解的事情罢了。如果作者想要表达些许自己的感触,平铺直叙的效果可能会让人鲜有共鸣。书中“我们仨走散了”就是这样。意象逐个抛出,“梦”、“开会”、“古驿道”、“客栈”等等,暂时没有说明,却在字里行间,感受到无形的压迫感和时间流逝。开头接前面的“梦”,写道:“这是一个‘万里长梦’。梦境历历如真,醒来还如在梦中。但梦毕竟是梦,彻头彻尾完全是梦。”有关梦的比喻,脑海里第一印象也就只有“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”一句了。梦,开始于睡眠中,结束于醒来。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”,大脑对于念念不忘的事情和压力,会通过梦和其他方式来排解。书中之后写道,作者发现丈夫和女儿在捣蛋玩耍,三人哈哈大笑的时候,丈夫却被要求去开会。这个会很特别,通知人光说不答,只道必须本人到场,不得缺席。隔天丈夫俯身进了车,司机“随即关上车门,好像防我跟上去似的”。母女二人焦急等待,却只等来丈夫的电话,说要去很远的地方开会,自己选择水路,三人在“古驿道”见面。女儿收拾好行李,两人次日倒车走路,在偏僻的山间发现了这个地点。沿途有不少客栈,但是规矩又很奇怪:要按照规矩做事,不能多问。在客栈外的河上,停着载着丈夫的小船。作者白天在船上陪着抱恙的丈夫,晚上回客栈睡不好,一直梦到丈夫和女儿,柳叶一季一季地掉落增长。单从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来看,意象一个个铺垫开来,意义也寥寥数笔地陈述出来,通篇不仅仅是记录了一段时间,还包含了一些更加深层的情感在里面。梦并非全是梦,会议并非是会议,病却的确是病,远行也的确是远行。时间所对应的记忆、事情长短不一、轻重不一,不经意间就消失殆尽,无从获取。
个人的情感如何婉转合理和清楚明确地表述出来,一直是我说话写字的弱项。我相信从思考到表述,中间需要语言和动作等媒介来转换,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词汇量不够,动作并不是准确的表达方式,往往就出现了“所说非所想”的情况,或是更加糟糕的“一时语塞”。且不说共鸣,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,而非从观察者角度冷面审视,我认为,这需要规划和设计。这就要说到“动脑子”了。不动脑子,或者是囫囵吞枣,是读名家的大忌。无差别的抛洒内容,像是送到嘴边的饭菜,作者小视了读者受众,读者也轻视了各自的大脑。给读者留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,我想,绝非是让读者悟出其中道理,或者得到潜藏信息之后获得兴奋而已,更是一种姿态和规则吧:你若想看想读想了解,就需要激发意愿,活动脑子。花精力去读,获得的感悟才会记得住,才有可能被吸收吧。读书学习,我觉得第一遍很重要,会奠定了对于整本书、未知领域的初步印象。第一印象往往是之后再次想起书本和知识的第一反应。
回到内容。人生路道阻且长,走着走着,就走散了。有意的无意的,也许就会long way without friends了,也许就孤身一人了。自然还是依旧四季变化更迭,风起风停,远不是人能够阻碍和改变的。顺其自然,问心无愧的理想状态,也不会轻易实现。事实是往往都太过贪心,规划着最优解,却在路上发现荆棘遍野,无路可走,进退两难。已经到了年纪了吗?我曾问过自己,我不想去确认,但最坏的打算,我想还是需要给自己兜一下底的。我不清楚生活,也不曾经历,但对于生活和前方,想着还是做些打算,给自己打一支不知有用无用的预防针。想了想,其他的还是不说了。
晚辈资历尚浅,学识草草,不敢妄评三位前辈的学识品行。冒昧评论,望二日再补成熟论调。
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二日夜
201708121957(2313) 01 @HOME, LAPTOP 本地无文档,网络码字。